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青未了/也说“没尾巴老李”

来源:齐鲁壹点    时间:2023-07-06 17:03:16

也说“没尾巴老李”


(资料图片)

史新/文

没尾巴老李,在整个山东地界内,有不下上百种传说版本,甚至河北一带也有关于没尾巴老李的传说,

究竟哪个传说最可信?其实传说如同民间风俗和民间方言一样,都是一种地方文化图腾,各有各的寄托、各有各的特色。有句话叫:五里不同俗,十里不同音,再加一句就是:百里不同戏,当然这个戏就是戏说的戏。

没尾巴老李的故事,在胶州湾北部一带是这样流传的:

01

胶州湾北岸有道神仙沟,沟下有个黑水潭,神仙沟是人们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时的集聚地。黑水潭原来也没什么特别之处,但人们只知道潭里面有一条大黑鱼。

不知何时,潭边住了一户李姓的人家,就父女两个,靠种瓜种菜为生,父亲叫李老七,一生勤劳,女儿叫芹儿,聪明孝顺。芹儿为不使父亲一个人孤单,到二十七八岁了也没出嫁,父亲为此有点着急上火,几次到附近村里托媒婆给闺女物色个人家,可芹儿不是嫌这就是嫌哪,弄的好几个媒婆都不再上门。几个媒婆像商量好了一样对老七说:你们老李家的闺女就在家当“老闺女”吧!老闺女在当地的话里那就是嫁不出去的姑娘。

尽管父亲着急,可闺女芹儿仍然是无忧无虑,悠闲自在地在家绣花摘菜,没事就去黑水潭边洗衣服看鱼儿戏水,偶尔也下到潭里洗个澡。

这年初夏的一日午后,父亲在瓜园里料理瓜菜,不透风地家里闷得像蒸笼。芹儿实在热得难受,就到潭边脱下衣服下到水里。

清凉的潭水撩到雪白光滑的肌肤上,像珠子般滚落,芹儿惬意的仰浮在水面。一条又大又滑的黑鱼在她身边游来游去,有几次黑鱼都用嘴去亲吻她的命门,芹儿一点都不怕,反感到有万般快感和舒畅。

芹儿洗完澡回到家里,一头睡下,这一睡就是三天三夜。父亲也没觉出什么事,继续去他的菜园打理他的瓜菜。

几个月后,芹儿的肚子日暂隆起,父亲老七觉得不妙,可怎么逼问也逼不出个结果,甚至老七拿一把柳条吓唬芹儿,但芹儿就是啥也不说,啥也不知道。

转眼到了来年的二月初二,父亲正在山上砍柴。忽然,一阵大风刮得昏天黑地,“咔喳喳”一声沉雷打过,天上下起瓢泼大雨。

刚砍了几把柴的李老七,赶紧收拾回家。推门一看,差点被气昏过去:芹儿躺在炕上,赤裸的下身满是血污,一条似龙似鱼的怪物正盘在房梁上,带鳞的尾巴还耷拉在锅台上。

其实,女儿一生下这孽怪,便被吓死。

李老七终于明白了真相,怒气冲天,他挥起手中的斧头,向那怪物的尾巴砍去,“轰隆”一声,怪物冲破屋顶随一阵黑雨向北而去,这就是以后人们说的黑龙,也叫没尾巴老李。

02

黑龙刚刚出生,就被李老七砍去了尾巴,随一阵黑雨飞到了现在的东北黑龙江。

黑龙江原来并不叫黑龙江,而是叫白龙江,一条白龙占据这里,无恶不作,整天翻江倒海,刮阴风,下邪雨,淹没田园,冲倒房舍,家毁人亡,民不聊生。当地百姓恨透了它,就是没有办法把它赶走。

黑龙来此,尽管年少,想想自己一出生就没了娘亲,也没有家园,那些失去爹娘和家园的人,何尝不跟自己一样可怜。它决意要为民除害,打败这条白恶龙。黑龙和白龙在江里翻滚腾跃,你追我杀,直搅得昏天黑地,雾气腾腾。江边百姓多是从山东逃荒来的贫民,多年来深受白龙之害,又知道黑龙是从山东来的,便在黑龙和白龙打斗时,看到江面上翻出白浪就知道是白龙在上面,即往江里投入石灰。看到江里翻出黑浪便知道那是黑龙在上面,即往江里投放大馒头。经过数天的打斗,白龙不但饿的要死,还吸入大量石灰,呛的睁不开眼、喘不动气。而黑龙越战越勇,越战越强。打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,白龙因没吃上一顿饭,精疲力乏,被黑龙打败,逃之夭夭。从那时起,黑龙成为江的主人,人们把这改名为黑龙江,当地再没有泛滥过洪水。黑龙也被人称“没尾巴老李”。

03

黑龙占据黑龙江后,护佑着东北三省的百姓。特别是护佑着从山东去的乡亲们。

从那之后,东北当地不但再没有洪水泛滥。只要行船黑龙江,船老大首先要问问船上有没有山东人,只要有山东人,船老大就会放心,风刮的再大,船也会平稳过江。说有黑龙护佑,必定一路平安顺畅。

还传说,清朝时,山东胶州湾北一代闹“捻子军”,有十几户百姓拖家带口逃荒到黑龙江,几天水米未进的人们饿的实在走不动了,全部躺倒在江边,这时忽然从江里蹦上来十几条七八斤重的大鲤鱼,这些百姓们齐刷刷跪起,向着江心磕头祷告:是黑龙救我们来了。

过去人们日子不好过,就喜欢去闯关东,想必是去寻求没尾巴老李的护佑吧。

话再说回当时:黑龙走后,李老七觉得自己的闺女芹儿迟迟不嫁人,怕就是为了等与潭中黑鱼精的这段缘分,罢了,就成全你们吧。他给女儿做了一身出嫁的新衣,葬于黑龙潭中。

再后来,人们就发现,大黑鱼生出小黑鱼后,眼晴就瞎了,吃不到东西的时候,小黑鱼们就会把自己的身子送进母亲的嘴里,所以人们都说黑鱼是孝鱼。黑鱼精和李家老闺女生下的黑龙肯定那肯定也是个大孝子。

每年二月二,胶州湾一带的第一声春雷“隆隆”响起。人们都会说,二月二,龙抬头,是黑龙回来祭母了!也有人说,今天是黑龙的生日,家家户户炒糖豆、打囤子,祈求没尾巴老李保佑今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
“没尾巴老李的传说”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在胶州湾北岸,人们把没尾巴老李作为行云布雨、佑护百姓的“龙神”,祭拜传诵并家喻户晓,也是一种向善和勇敢的精神寄托。

作者简介:史新,青岛人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山东散文学会会员,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。散有作品在报刊和新媒体发表。

壹点号 黄海文苑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青年餐饮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